在農場遊走,發現農場面積雖已很大,堅叔依然善用每寸空間,蕉樹下是數盆食用仙人掌,田邊是一排菠蘿,農場邊緣轉角處種了龍脷葉和魚腥草,山坡底有粉葛夾雜著紫蘇,網室內無論是冬瓜、南瓜還是西瓜,瓜苗的東南西北每個方位都長著已到收割期的沙律生菜和鶴藪白菜。
堅叔回來,打開他其中一個比納米豪宅還大的雪櫃讓我參觀,裡面除存放了未及推出巿面的收成,還有缶缶罐罐的種子。他打開其中一罐潺菜種子,種子夾雜著植株的其他部分,他笑著說:「自己留的種子才會這樣,買回來的都是乾乾淨淨的。」他說這種潺菜的葉子可以種到如人頭般大小,可是巿場不接受,所以長到巴掌般大小就會上巿。
堅叔務農逾40年,10多年前轉型為有機農場,農場的自留品種多數在轉型後陸續從其他有機農場獲得並留種至現在。雖自留種相比起每年花費高達2萬元買回來的種子算是少數,但各具難以替代的特色。
堅叔自留品種包括:潺菜、豬乸菜、秋葵、洛神花、尖葉菜心、番薯、番薯苗、紅衣花生、薯仔、水蒽、韭菜、風薑、黃薑、肉薑、枸杞、仙人掌、蘆薈等。

豬乸菜
在田尾留十多棵,已可生產足夠的種子。

紅衣花生
堅叔6年前從廣西帶回來的。食味佳,完全無草青味,但產量不高。

食用仙人掌
適合生長在有樹陰的地方,不受水,所以選用不織布袋來種植。除了略施肥料,幾本上不用打理。

韭菜
很香,很嫩身。已留種約16年,每種兩年就要挖起韭菜頭轉地重新種植。

薯仔
到7、8月,這些薯仔爆出芽來,就可以種到田裡。

番薯苗

水蔥的種子

風薑
堅叔說,這種風薑一般用來煲水飲,「外面的顏色都沒有我們這般黃。」

堅叔自留潺菜種

秋葵田邊是一排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