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榮──茼蒿、番薯葉、番薯、竹蔗、韭菜等


扭轉農夫工作模式

約了黃如榮在他位於大江埔的歐羅有機農場見面,前往途中卻在錦上路西鐵站碰見拖著車仔等巴士的他。原來從漁護署借回來的小型翻土機,零件配對錯了,要拿回去更換。農場沒有車,無論是運送小型機械還是日常的送菜,他都是依靠單車和公共交通工具。這與他開發手機訂菜app一樣,都是他覺得相當有效的成本控制法。

換零件的個多小時來回,對黃如榮來說也絕非農場運作中一個隨機無意義的枝節。在黃如榮的營運理念中,農夫不應是被永遠困在農田裡的那一個,而同時又是走出農場與外界接觸的客戶主任、售貨員、技工等,這樣農夫的生涯才不會苦悶封閉、收成所得也不會被其他下游業務分去一大半。帶著二十多年營銷和管理經驗回歸他熟悉的農田,黃如榮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轉傳統農夫的工作模式。這與他自小對農夫生涯的體會息息相關。


為務農而自豪

黃如榮的祖輩在潮洲世代務農。父親在家中排行第二,1949年被家族派來港作先頭部隊,開發生計。他去馬鞍山做了一年礦工便落地種菜。落腳的大江埔,是雜姓村,村民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從鄉下帶來種子,再互相交換。黃如榮記得從前父母農場栽種的品種,有生菜、菠菜、茼蒿、韭菜、蔗、番薯、栗米、菜心、蘿蔔、芫茜、蔥、芥蘭、冬瓜、南瓜、水瓜、豆角等。「那時候的種子大多是自家留的,因為若買不到種子,就追不到『頭水』(即當季最早上巿的農產。通常頭水的價值較高,是農家重要的利潤來源)。自己留種便不會被牽制。」

黃如榮記得,父母的農場以產能出名,每天出菜到兩個菜站,最多產時每日可出菜達4噸。產能高的好處是買手會替你爭取較多資源,例如獲派的籮多些、擺放的位置亦好些。

當時所有農務就靠一家大小的勞力。黃如榮兄弟姊妹9人,自小都要幫手,早上先落田工作一輪才上學,放學書包一放又落田,直到媽媽煮好晚飯。做完功課後,又再到田裡做些工夫,才上床休息。黃如榮說,當時的務農生活實在太清苦,所以農家的小孩個個都立志長大後與耕田一刀兩斷。「家姐阿哥犠牲最多,我因為排行第五才有機會讀多一點書。」

大學畢業二十多年、做到工廠總經理的黃如榮,在2010年選擇回到大江埔開農場之時,對種田的艱辛看法沒變,但目標卻不一樣了。

「就像跑馬拉松,堅持艱辛的訓練是為了一個目標。跑手未必享受那種辛苦,而是享受堅持的過程直至達成目標。我推動農業,不是因為喜歡種菜而種菜,而是去推廣、教育,讓更多人去支持農業,不會因為現在的農夫離開這個行業,這行業就會消失。」近年一直努力將大江埔復耕為主要蔬菜生產區的他說。

現時,農場的七人團隊中,有他的母親、三個家姐、一個姐夫、一個外甥和他自己。「他們個個都是老闆,每樣事都會做到最好,會互相補位。這個團隊十分合拍,且有效率和凝聚力,因為我們從小就一起緊密生活。以前他們離開農場是為脫貧,今天回來農場是因為我。」黃如榮想做的,就是利用他的管理經驗,令務農成為團隊每個人都感到自豪的事。


傳統品種成為招牌作物

黃如榮父母昔日的農場如今是歐羅有機農場的一部分,家族的農務技術繼續傳承著,而農田裡還有父母留了幾十年種的幾種蔬菜,它們今天都成為歐羅足以自豪的出品。「我這裡的番薯、番薯葉、韭菜、茼蒿和竹蔗都是爸媽自五十年代種植至今的品種。它們都成為我農場招牌作物,甚至做出了品牌效應,客戶會指定購買該品種的蔬菜。」黃如榮說。


番薯
父母自50年代已開始種這種番薯,紅皮黃肉,中等大小,每隻大約1斤,以甜味 和香味取勝,適合蒸或烚,但產量不算高。


番薯葉
父母種了超過50年,很嫩身,不用搣絲,滑、香,一改一般人對番薯葉的觀感。


韭菜
父母從潮州鄉下帶落來,一直種到現在。細條、香、無渣、無臭青味,但產量 不高。


茼蒿
父母留了幾十年,味道很香,壯身、易種,產量一般。


竹蔗
小時候常喝以這種竹蔗煲的竹蔗水,喝了很舒服。現時農場會以竹蔗配搭甘荀或桑葉、龍脷葉等做成湯包出售,很受歡迎。很少有機農場做這種項目。